人物
时段
朝代
“宋居卿”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故吕氏宜人墓志铭绍兴二十八年十二月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五、《卢溪文集》卷四五
左朝奉大夫、前通判吉州军州事赵公名伯璋之宜人吕氏,世居卫州新乡
谱系所自,时有□人。
金紫光禄大夫讳持者,皇曾祖也;
登封县长官讳觉者,皇祖也;
朝请郎通判忻州无党者,皇考也。
长官有女弟适王氏,是为显恭皇后之外舅,宜人视后为表姑。
后爱其慧淑,欲留宫中以候其长,宜人性冲淡不乐也,然吕氏因之门户浸显。
公卿贵人走币求婚于吕氏者,袂相属于道,吕氏独欲择对于士人中。
会三舍法初兴,通判公才冠,屡中高等,驰声庠序间,吕公初见以为国器,遂许以归焉。
宜人虽生于大族,德性柔淑,乐勤俭,能以法度自饬于闺阃,上承下顺,无纤芥不满其意。
诸吕南渡,困厄不能自救者,悉力赒之无少靳。
方少年时,以阃内事自任,而勉其夫以学,遂中政和八年进士第
由是仕宦四十馀年,所至有声,实有助焉。
先任兴仁府幕官,适军兴当干戈之冲,遣家属奉太夫人版舆避地于寿春
太夫人欲留宜人于兴仁,宜人泣请侍行。
太夫人道中感疾,朝夕卧起饮食医药,独宜人服勤左右,不见惰容,太夫人称其孝谨。
后太夫人去世,奉几筵如事其生。
此虽妇人女子之所当然,而近世或以为难。
宜人子男五人,曰师韩,补将缺女一人,初适右从政郎梁杲任缺适右通直郎广州佥判李琥
梁氏三子,曰公鼎、公弼、公伟,归于赵氏,宜人抚之如己子,与师韩同就学,人不知其为甥也。
孙女一人,曰严娘,尚幼。
绍兴二十六年通判公监吉州秋试锁院宜人与儿妇宴饮,话平生若遗训者,至夜深无病沐浴而亡,八月二十六日也,享年五十有五。
卜以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葬于吉州安福县新乐乡嘉林大塘冈之原。
铭曰:
吕所自出原于齐,姻联戚里门寖辉。
不愿宫中学八姨,独适贤士得所归。
良人弱冠名四驰,早穿月胁桂枝
江淮所至为吏师,夫人端能助设施。
家声千载尚可稽,卢溪今作幽堂诗。
太和汤赋 其一 清 · 吴光运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一
上之十三年丁巳,上以党论裂。
必为亡国之祸,命以八月十八日
大会诸臣,上御仁政门受朝参。
使都承旨读御制广谕文,文武百官听教讫。
三品以下罢退,上还御熙政堂。
只命文臣侍从卿宰以上入对,宣酝。
上曰,不遵予教者勿饮。
饮者归语子子孙孙勿为党论也,臣光运十年退居。
不与朝绅为进取,又杜门谢交游。
虽驽下百不肖似,而无党则自保焉。
特以名忝卿宰之末故,亦与闻于播告之旨焉。
群臣以次饮,至光运
擎杯越席而伏,略陈勉戒之忱。
仍谓其酒曰太和汤,盖用邵尧夫语。
而上方欲保合太和故也,上嘉其名。
臣既退,遂赋太和汤赋。
上以颂我殿下荡平之德,下以愧群臣扬觯前席而忽焉忘之者。
陈先生墓志铭元丰四年九月1081年9月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古灵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公姓陈氏,讳襄字述古
其先光州固始人五代时王氏入,因随家焉,今为福州侯官县古灵人。
曾祖讳令图,仕闽通显。
祖讳希颖,文林郎果州司户参军
父讳象,台州黄岩县尉,累赠尚书兵部侍郎
母黄氏永嘉县太君,继母王氏集庆郡太君
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建州浦城主簿
浦城多世族,侵扰请托,以挠法败政为常,县阙令者久之。
公不为恤,辨治有能名。
台州仙居县,益务以礼法教其民,民爱乐之,莫肯犯。
皇祐三年,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孟州河阳县
司徒郑国富公为之守,一见而知之。
土人不知水种之利,公度田二百亩,为法以示人,人习行之至今。
彭州濛阳县
富公入相,荐之,召试,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
有乞寺观额度人为僧、道士者,公论不可。
编定昭文馆书籍。
常州
州滨大湖,而运渠高,水不能溉。
公为刬去堰埭,浚之,与湖通波,赖其利者二百里。
民有父母而出赘,公叱使还养,凡数十人。
召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上初即位,使契丹
契丹欲屈公下坐,公以礼固争,不为屈。
还,知明州,未至,召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监
有诏两制台阁议学校贡举之制,公因奏常秩等四人知经有实行,宜以礼召见,补太学官
未几罢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
有旨知制诰阙,召试,公上言:「陛下以义使臣,臣当听命之不暇,敢怀利以事上哉」?
从之。
兼判吏部流内,赐紫衣金鱼。
言内外臣僚乞亲属官,多选人已授者,请以三月为限,从之。
时朝廷大新法度,而听者为屈。
公数上疏论列,辄留中不下。
召试知制诰,公奏辞曰:「臣有言责,不敢不言;
言未足塞责,谴其可逃!
召试,臣何敢当」?
又除直舍人院天章阁侍讲、兼修起居注,皆固辞,乞补外官。
上赐手诏曰:「近以卿知制诰,卿以言事未遂,恳不受命,且求外补。
朕素慕卿经术行己,深惜远去,特还旧职,庶几左右经席,渐磨道义,以适所愿闻。
今览来奏,尚欲固辞,岂未悉朕意欤?
还卿来章,当亟就职」。
乃复起居注判流内铨
明年知制诰、兼直学士院
诏河决河北诸郡,公当视草,以「水不润下」为言,中书改之,乞知陈州,移杭州
唐相国李泌六井通判杭州苏轼为之记。
僧方人居,而禅学久废不传,公以宗本、宗传二人为之倡,其徒至奔走天下。
应天府,未至,又移陈州
修八字沟以泄城中霖雨水潦之苦,州人便之。
召还,知通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提举进奏院
公久去朝廷,上见而劳问之甚渥。
尚书右司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明年,兼侍读知审官东院
明年提举司天监
元丰元年,详定郊庙奉祀礼文。
明年,兼判尚书都省
是年十月慈圣光献太后山陵以公为卤簿使,公盖已病矣。
三年三月十一日,卒于京师,享年六十有四。
公在告久,上数以问大臣,及遣中贵人临视,而公已卒。
奏至,上为悯悼,赠给事中,录其子之未官者,且及其外孙焉。
朝散大夫,勋护军
公布衣居里巷,与陈烈、周希孟、郑穆游,乡人尊之,号四先生
仕宦所至,必大葺学舍,新祭器,岁时行礼其中,亲为诸生横经以讲。
及任太府,事剧体重,犹不倦以止,其乐善好学,殆天性也欤!
资禀温厚,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与人交,久而弥笃。
折节下士,所游多时闻人,郑穆、刘彝,皆其女弟之婿。
娶陆氏,封文安郡君
子男二人:绍夫,秘书省正字
中夫,将作监主簿
女五人:长适苏州录事参军傅楫,次适宣德郎方蒙,次适承奉郎孙之敏,二女未嫁。
所著文集二十五卷。
元丰四年九月葬于常州宜兴永定乡蒋山之原,铭曰:
有严陈公,不降色辞。
躬厉以正,去尝见思。
小邑大州,视之若一。
劝学谈经,人罔不率。
问学醇古,操行则高。
经术行己,天语之褒。
如公羁孤,又无党援。
学士殁身,维帝之眷。
行信于友,有德在人。
虽不百年,在公犹存。
毗陵宜兴公治昔者。
今葬其乡,将配公社。
秋怀赋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一
惟秋风之憯悽兮,邈余怀之忡忡。
宵耿耿其不寐兮,忧思集而攻中。
非叹老而嗟卑兮,岂贫病焉是悼。
欸民生之倒悬兮,邦本蹶而未固。
矧南北之二敌兮,羌狺狺而伺衅。
白登犹求雪兮,雠九世而必怨。
青衣辱于牵羊兮,发掘惨于羁囚。
将二仇而莫复兮,历百年而优游。
党议歧而二三兮,国是变而屡易。
民流离而莫之哀兮,俗浇漓而谁测。
缤党同而伐异兮,閧蛮触而成群。
争胁权而相灭兮,甚殷家之顽民。
初因斯文之是非兮,末乃忠逆之是分。
究厥心之所由兮,易白黑之相判。
彼无告之颠连兮,孰非吾之同胞。
急私仇而未遑兮,血肉视而煎熬。
淬霜锷而剥椎兮,乃欲去皮而附毛。
党心痼而为内戒兮,何外敌之可图。
天不臧而降灾兮,水旱频而相仍。
恒雨若而恒旱兮,疫疠又从而流行。
何土不入兮,何人不染。
邑里萧条兮,民填沟壑
昔我先后之制治兮,登俊良而励翼。
有官师之相规兮,无党比之或倾。
时既和而年礼兮,民乐业而戢宁。
北羯喙而稽颡兮,南倭慕义而献琛。
按图籍其依旧兮,奈人人之有心。
倘此道之不复兮,恐国步之蔑资。
若人有痼疾而未瘳兮,得中医犹可治。
既膏肓之沈婴兮,虽扁仓望而走之。
孰謦咳于吾相兮,庶易辙而改施。
心忿郁而人莫之知兮,欲自敌而不可。
乡邻斗而不往兮,颜氏未始为果。
日孳孳焉讲学兮,听天命之攸为。
彼枉尺而直寻兮,固前脩之所非。
落月窥于户兮,照我襟之幽幽。
自古皆如此兮,夫何怨而何尤。
寄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题听水斋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八部
太白何睒睒,独与残月晓。
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
昔我见公初,堂堂送张老
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张文襄公遗疏,韬庵先生增「不树党援,不事生产」八字。)
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
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
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
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
先朝双白发,心苦诗愈好(是岁九曰,约韬庵先生节庵先生广化寺中,皆有诗。)
别来无岁月,合眼金华杳。
似闻退休馀,不忍怀鱼鸟。
幽幽听水斋,修竹插天杪。
披图意空多,徵题情慰少。
初阳上金茎,昔昔风露早。
来日自舒长,论语半部了。
閒居三十年,洗耳事幽讨。
再出坐子房,伤哉为绮皓。
翻然恣翱翔,目极孤鸿矫。
注:〔题〕《诗钞》无「师傅」二字。
毕文简神道碑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丞相文简毕公,既以景德三年郑州管城马亭卢村之原,而隧道之碑未果立。
后八十馀年,公诸曾孙从周、仲达等,乃相与经治纪刻,而使仲游抵书叙其故,以铭见属。
某视公之时良已远,然考其事迹,有门生故吏之状,幽宫之铭,太常有议,国史有传,家有谱集,又杂见于他书传记,与夫章章在士大夫者,类非一事,参验可信,皆合不诬,于是独掇大要而论次之。
惟毕氏出于姬姓,周文王之子高封国于毕,后以为氏。
后汉兖州别驾谌之五世孙曰众庆,为兖州中正
又五世曰憬,仕许州刺史
憬二子,构为户部尚书谥景公
栩为酆王府司马
栩曾孙諴相懿宗
构五世孙稹,为振武天德营田判官
积生宗昱,是为公之曾王父,为代州云中
王父球,本州别驾
考乂琳,澶州观城
及公贵,袖赠云中而下三世,为太子太保太傅太师,追封曾祖妣吴氏邓国,祖妣史氏韩国,妣药氏代国,祝氏郑国,并太夫人。
上世始居云中,太师既终,祝夫人谓公曰:「学必求良师友」。
乃相与如宋,又如郑,得韩丕、刘锡、杨璞,使公与游而卜居焉。
今为郑州人
公讳士安字仁叟,以学行为名进士
乾德四年王晋公祜知贡举,第公甲科,辟邠宁幕府
开宝三年,为济州推官太祖皇帝召对,廷授兖州管内观察推官
太平兴国初,改大理寺丞,领三门发运事。
吴越钱俶入朝,选知台州
既至,言:「钱氏上图籍,有司皆张侈赋数。
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辑。
且州县文书具在,愿一用旧籍,以示惠泽」。
诏从之。
明年,以治最迁太子右赞善大夫,徙饶州,改殿中丞
归朝为监察御史
乾州以便亲,改监汝州稻田务。
雍熙中诸王出閤,召为左拾遗、冀王府记室参军
太宗皇帝延见,劳问蕃锡,迁尚书考功员外郎
端拱中,诏王府官各上所为文,帝问近臣曰:「文吾既知之,其行孰优」?
皆以公对。
帝喜曰:「是也」。
以本官知制诰
淳化二年,召为翰林学士
大臣以张洎言,帝曰:「洎视毕某,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
遂为学士
于时宋兴四十年,中外几平,文学、政事、言语侍从之臣辐辏朝廷,至论德行,则常以公为称首。
明年知贡举,转主客郎中,以疾请外,改谏议大夫、知颍州
真宗皇帝寿王开封也,召充府判官
皇太子,以兼右庶子,迁给事中
践阼,即日拜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严正称。
凡官府常从授庭职而补外任者,必遣至公所受戒饬。
时近臣有怙势为不法,强买民家定婚子者,公请对,白其横,夺还之。
而公亦以礼部侍郎罢府。
还为翰林学士秘书监
契丹谋入寇,公首疏五事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甚备,常多纳用。
于是中书宰相,乃进公吏部侍郎参知政事
入谢,曰:「未也,行且相」。
公顿首辞谢。
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
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谁其可」?
公复顿首谢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
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
曰:「闻其刚使气」。
对曰:「准资方正,慷慨有大节,忘身徇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
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为边境患,正若者所宜用也」。
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
不阅月,拜公本官平章事
寇公实并命,而以公监修国史,位在上。
既而契丹益犯边,北州皆警,二公始合议请澶渊时景德元年九月也。
契丹统军顺国王挞览引兵分掠威虏顺安北平,侵保州,攻定武,数为官军所却,益东驻阳城淀,遂攻高阳,不得逞,转窥贝、冀、天雄,兵号二十万。
帝坐便殿,问策安出?
公与寇公条所以禦备状,且言澶渊之行,当在仲冬
寇公谓当亟往不可缓。
卒用公议。
初,咸平六年云州观察使王继忠战陷敌中,至是为敌人奏请议和。
大臣莫敢如何其事,独公以为可信,乃赞当羁縻不绝,渐许其成。
谓:「契丹凶悍如此,恐不可保」。
公曰:「臣尝得降人,言今虽深入,屡挫不甚得志,阴欲引去而耻无名,且彼宁不畏人乘虚覆其穴?
此请殆不妄,继忠之奏,臣请任之」。
喜,乃手诏继忠,许其请和。
时已诏巡幸,而议者犹鬨鬨,二三大臣有进金陵成都图者,公亟同寇公请对,力陈其故,坚定前计,乃幸澶渊
军数十万,契丹大震,然猖狂乘众,犹掠德清,至澶渊北鄙,会官军伏弩发,射挞览死,众溃遁去。
曹利用使还,亦具得要领,与其使者姚东之俱来,讲和之计遂定。
呜呼!
朝廷惟无大事也,事一动,利害系其中而人蔽所见,甲曰如此,乙曰如彼。
方是时,非沈几达识以定其是,真忠大器以任其决,一反乎为全躯保妻子计,其成败之机,亦曰殆哉!
观景德之事,所以威灵抗于上,和好成于下者,公本精于策画,排纷决疑,力引寇公故也。
初,严兵将行,太白昼见,流星出上台,北贯斗魁。
或言兵未宜北,或言大臣应之。
公适卧疾,移书寇公曰:「屡请舁疾从行,而手诏固不许,今大计已定,惟在君勉之。
某将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所愿也」。
已而少间,追至澶渊,见于行在。
及从还兵罢,乃按边要,选良守将易置之:雄州李允则定州马知节镇州孙全照保州杨延昭
他所择用,各得其任。
令塞上得境外牛马类者悉还之,以示信,遂通互市,除铁禁,招流亡,广储蓄。
未几,夏州赵德明亦款塞内附。
二方既定,中外略安。
量时制法,次第施行。
如榷酤毋得增额,平反已决死罪录为劳,讼不干己者坐以重,至今不易。
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以广取士。
每对,必为言崇俭息民,近忠直,远谀佞,是为政要。
故未几天下无事,号为至治
公素羸多疾,岁中求去位,章至七八,皆不许。
二年十月十二日将朝,至崇政殿庐得疾,诏问络绎,不俟辇,步至公所,敕太医及近侍随护肩舆还第而薨,年六十八。
即日临奠,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废朝五日。
制服发哀,以皇城使爱州刺史卫绍钦治葬,有司给卤簿,大鸿胪持节护葬,谥曰文简
公资端重,伟仪观,少以名节自厉,贯于夷险,白首不易。
平生无一语过差。
虽贵,奉养无异平素,未尝殖产为子孙计,故天下称其清。
而其亡也,谓寇公曰:「毕某君子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
晚年益观书,所藏经史,字皆方寸,手自雠正
其文章典雅,以古为法,集为三十卷。
平生慎交游,无党援,为王晋公、吕公端见引重,王文正公、寇莱公、杨文公亿相友善。
王翰林禹偁、陈彭年皆门人也。
公既引寇公同政,而寇公守正疾恶,小人多不便,日思所以倾之者。
布衣申宗古告其交通安王元杰,寇公惶恐,莫知所自明。
公力辨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寇公乃安。
禹偁济州白屋子,尝以事至公官舍,阴识其非常童,留之教以学。
诲育奖进,学业日显,后遂登科,进用更在公前。
及公继知制诰,其命乃禹偁辞也。
公去潞州,州事连禹偁,亦谪黄州
公犹厚资其行,人称公知人为有终始者。
王文正公为相,尝面奏曰:「陛下前称毕某清慎如古人,在位闻之感叹。
仕至辅相,而四海无田园居第,没未终丧,家用已屈。
今其妻有贷于臣家者,其清可见。
真不负陛下所知。
然使其家假贷为生,宜有以周之者,窃谓当出上恩,非臣敢为私惠时也」。
闻叹息,赐白金五千两。
公娶骆氏,封陈国夫人
二子:曰世辰,公薨时为太子中舍,终于卫尉卿
曰庆长,时为大理寺丞,终于太府卿
孙九人:从善,光禄寺卿
从古,驾部郎中
从厚、从诲,检校水部员外郎
惠州博罗
从道,殿中丞
从范山南西道节度推官
从益,太常寺太祝
并亡。
从周,今为朝散郎、知洋州
孙仲达而下若干人,官多至郎、大夫,入文馆省寺,或出为郡守使者,世以为盛。
公以雅望耆德,被遇三圣,出入禁省,庄靖慎密。
及在大位,知贤能荐,谋虑国事,惟几惟深
辅政虽才逾年,而克有勋烈,中外乂安,郡国丰登,刑罚衰减。
忠清之德,有始有卒,天下至今称为名相。
铭曰:
真宗允文,考慎相臣。
孰以德进,毕公其人。
毕公文考之锡。
尹正于京,予曰羽翼。
束闱左右,忠孝子迪。
景德之始,旄头腾芒,戎马空国,尘我北方。
公来相予,赏罚纪纲。
公拜稽首,臣朽不胜。
有大忠义,以茹斯征。
协于一德,引宫应商。
图上吴蜀,彼谁弗臧。
两公谔谔,驾言观兵。
六飞绝河,于桥之阳。
威既远加,乃锡之平。
还曰咨,釐我庶治。
材钜守方,审政张驰。
惠经中国,底定四裔。
公在相位,时无几何。
有事有劳,有成可歌。
逝也胡亟?
恸而嗟。
三师正令,禭赙有加。
溱洧之右,既葬既久。
立碑墓旁,龟趺螭首。
铺张清风,以诏不朽。
孰究孰营,公有孙曾。
清白之祉,百世之承。
亡叔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五
君讳稷,字农先姓孙氏
聪明博达,有高节大度过人之材。
平居抵掌论天下士,虽将相大人名号闻四海,若未可吾意,益欲奋其能以自表见当世,而屡试于有司辄不售。
建炎初,天子东巡,蒐揽群策,片言投匦,往往起徒步至大官
君慨然自喜,庶几于一遇,而单游孤立,无党友之助,故卒于无所就以死,悲夫!
将葬,诸孤走泣而图所以诏后世者,乃叙而志之。
孙氏望富春,而世家常州武进县
讳讽尚书职方员外郎,君之曾大父也;
讳夷清,君之大父也;
讳志康登州文学,赠宣教郎,君之父也。
宣教生四子:长曰穆,以儒学起家,典两州,刺一路,卒官朝散郎
曰棫、曰稹,皆以行义称于乡里,君其季也。
君少长嗜读书,尤邃于《易》,不守先儒传注,而以庄周、列禦寇、浮屠氏之言合于经者佐其说。
推原性命道德之理,幽明之故,鬼神之情状,迎见立解,超骛独出一时,老生宿儒叹誉以为不可及。
文章能传其学,而辩于说理,辞义精确,不为空言。
尝一试太学,遂超其列。
会朝廷更三舍法,而君之亲老矣,三兄相次下世,阖门仅千指,冠昏丧祭、衣食之具皆属君,叹曰:「吾道尽矣」。
遂束书不观而治其家,閒从里长者剧谈纵谑以为笑乐。
性夷旷,洞见肝胆,胸中有所怀,如茹物不下,必尽吐乃已;
面刺人过,尽言不讳。
或从旁窃听,他日记疏以为口实,君盖忘之矣。
疏财乐施,一语之投,捐数十万无所计;
意所不合,一钱不分也。
疾革,后事皆有宿戒,至属纩无谬语,实绍兴四年九月乙卯也。
享年六十有一。
娶强氏,生子十一人:男曰好谦、好大、好修、好遁、好谋。
女适右宣教郎、新知绍兴府会稽县余衍左宣教郎、新差权通判无为军彭年左迪功郎、新授太平州芜湖县主簿席畸,右从事郎、新监温州盐仓施增,左迪功郎、新授台州司法参军祝求仁,馀未行。
明年九月甲申,葬于县西乡郑君庄原上。
某,之从子也。
儿童时,出所为文辞见喜而称之,先大夫命某师焉。
中閒宦游四方,离合不常,而视诸族子独亲且厚也。
某守临安,触罪迁岭表,曰:「嘻!
南柯太守梦也。
一切世閒共一蚁垤,况身履而亲见之耶」?
于是欣然悟笑,遂别。
别三年,蒙恩北归,而没矣。
铭曰:
魏瓠五石,大弗能容。
不龟手药,一战而封。
孰哲孰愚?
祇系其逢。
铭以著之,閟此新宫。
徐参议宗燮 清 · 赵观彬
六言诗 押阳韵 出处:悔轩集卷
人称皇极无党,我爱徐公有常。
俯仰皆忘污辱,激扬独著清刚。
今时世道犹赖,他日士流可张。
万事亲朋哭送,铭旌吏部煌煌。
题蕉溪井因复过蕉溪而作 明 · 张天赋
 押先韵
蕉溪高半天,上有飞来泉。
源不出天上,乃在山之颠。
龙深诚叵测,觱沸清且涟。
达人因而井,汲引通衢边。
往来除烦燥,心体复自然。
舒徐遵王路,荡荡无党偏。
愿加井甃功,井井期蝉联。
王明并受福,井道功浑全。
赵大卿归自四明 南宋 · 释居简
 押先韵
玉轮碾秋旻,一印印百川。
分光落泾渭,湛染尤澄鲜。
素魄当清流,似喜清流贤。
冰澌鉴伊洛,支脉逮涧瀍。
悠悠涵万象,囧囧洞九渊。
可照浊水源,岂异投漪涟。
泾也自由浑,月也亏仍圜。
各不改故常,亦复无党偏。
不知夫如何,竟为浑者獧。
天高杳难问,此理何时宣。
李清臣元祐二年四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九
臣恭以陛下聪明仁圣,制政大公,任贤去邪,公听并观,其眷任大臣之重继德祖宗矣。
大臣者,是宜一体、戮力竭忠、推诚尽敬而报国者也。
有不胜任者,岂得一日居此哉?
谨案尚书左丞李清臣,猥暗贪鄙,庸懦倾邪,附会权强,进预执政
当先帝在御,群为欺罔;
遇陛下览政,略无建明。
但与一二凶愎邪险之人,阴造毁诋,诈为纯实。
正人端士,愤嫉不平;
愚僮騃吏,指顾为笑。
人望之轻,自古无有。
诚不足以侍清光、陪国论,示天下之表仪也。
此公议所以共弃,而明罚所当必行。
伏望圣慈详酌,特赐罢黜,以清朝廷,为宗社之重。
〔贴黄〕清臣不材,非辅佐之器,其不胜任之责,岂止在今日也。
陛下聪明洞照,奸猥诈妄不能上欺,盖欲终全恩礼,俟其自请,然后出之。
奈何小臣侥倖宠荣,不知廉耻,既无所言,清议既已不平,臣等须当论列。
伏望详酌,早赐施行,庶免再三紊烦宸听。
臣恭惟陛下既知公议不恕清臣,必赐罢免,将来进用执政,若合人望,即中外欣服。
万一不得其人,必又致人言纷纷,不能遽止。
伏望睿慈,自择忠正无党、廉耻无私之人,主张用之。
使人人皆知出自圣恩,朋党自然渐销矣。
天下幸甚。
君道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
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往古如,舍此他无术。
哲宗哀册元符三年七月二十日 北宋 · 章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七六(第二册第一一○一页)
维元符三年岁次庚辰正月戊辰朔十二日己卯哲宗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崩于福宁殿,旋殡于殿之西阶
七月丙寅朔廿日乙酉,迁座于永泰陵,礼也。
龙輴撤菆,蜃车载路。
夙占远日之良,将即因山之固。
二仪改色以云愁,四海陨心而涕慕。
哀弟嗣皇帝臣某义隆继体,创深陟岗。
笃因心于致美,钦尽礼于方丧。
仰神灵之如在,痛衣冠之永藏。
乃命弼臣,具扬烈光。
其词曰:惟天祚宋,惟宋配天。
祖功宗德,以道相沿。
子继弟及,以圣相传。
化洽区宇,治登古先。
于穆哲宗,垂运应期。
岐嶷圣质,循齐天资。
爰在幼龄,遂纂丕基。
神器有属,人心不危。
执其徽柔,保以恭默。
玩心神明,不大声色。
晦若冲机,曷从而测?
澹然众美,莫知其极。
量固参于天地,功永孚于社稷。
迨乾纲之独运,申巽令而风从。
万微以决,一言乃雍。
监观治本,允成圣功。
凡设施于天下,已素定于胸中。
深察朋比,稔为奸欺。
擅国不道,罔上徇私。
交修旧怨,释憾一时。
俾正邦宪,用垂世规。
国是既定,王威以强。
孰敢项领,以缺斧斨。
前律后令,小纪大纲。
法行不挠,治具必张。
远抚旁招,公听一视。
翕受九德,乐育多士。
坏植无党,使能以器。
惩虚誉于窾言,擢异才于不次。
昔在神考,缉熙庶绩。
农服先畴,士守常职。
官无滥名,法有成式。
乃者纷更,莫不𠎝忒。
趋异为贤,惟变是力。
民彝攸斁,众听卒惑。
帝用衋然,孝思维则。
有坏必举,既废斯植。
具遵贻谋,益显休德
昔在神考,兼抚四夷。
丕昭圣武,伐罪正辞。
驱彼犬羊,固我边陲。
迩者废弛,大兴谤疵。
尽弃险阻,以坏藩篱。
羌势益张,不可指麾。
帝用赫然,聊命偏师
授缨以缚,折箠而笞。
旧壤加斥,胜算无遗。
神考之制而扬功,继神考之志而述事。
格典不刊,治效已试。
文柔武憺,外宁内治。
殊方知中国之尊,万物蒙大君之赐。
惟德之隆,惟孝之至。
致严郊社,修敬宗祊。
刺经考古,备物致诚。
原制作于义起,洁精意而力行。
一代之典既具,三王之制复明。
智崇于天,仁根所性。
时敏道学,日跻圣敬。
报德劬劳,问安温凊。
致色养于两宫,示本敬于百姓。
嗟功业之日懋,弃春秋于鼎盛。
呜呼哀哉!
地不爱宝,天方降康。
玉玺呈瑞,神光效祥。
集珍符之遝遝,何灵贶之茫茫。
文王之寿或损,而周世之卜罙长。
呜呼哀哉!
憬彼藩酋,请降纳土。
灵台颁偃伯之诏,端门受衔璧之俘。
盛事久废,大仪斯举。
方兹累足而至,不及重瞳之睹。
呜呼哀哉!
听断忘疲,忧勤致厉。
方效金縢之祝,已闻玉几之誓。
铸鼎遽成,脱屣俄逝。
乘白云于帝乡,遗黄屋于人世。
呜呼哀哉!
丧仗列素,箫笳荐悲。
薤歌递发,柳翣前驰。
背高阙之岧峣,遵去路以逶迤。
极爱兄于仁抱,恸哭子于母慈。
呜呼哀哉!
祖于廷兮路軷,引既发兮难攀。
望秋景兮益远,傃幽室兮不还。
银凫闭兮长夜寂,铜麟跱兮白日闲。
已掩弓剑,永想颜。
呜呼哀哉!
君临天下,十有六年
德泽浸乎含识,休声振乎无前。
轩昊接踵,尧虞比肩。
噫!
寿算之奄忽兮,起万方之沉冤。
焕睿哲之号名兮,亘亿世而不骞。
呜呼哀哉!
忮求诗二首 其一 清 · 曾国藩
 押词韵第四部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
已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
势位苟相敌,畏偪又相恶。
已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
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
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
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
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
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
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
幽明丛诟忌,乖气相回互。
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
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
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
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右不忮)
刘学士三吾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一
春夏榜,南北榜。
南有私,北无党
空持朝鲜玳瑁笔,等之敝帚千金享。
然而六十一人中,讵皆有文在其掌。
琮也善易不善,翰苑当阨知不知。
八十老者戍边死,坐右燕王左太子
早知天命有所归,金陵城上燕南飞。
不如当时不力谏,无用丧师五十万,十族九族免涂炭。
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新莽篡。
靖难功,谁酿成之坦坦翁(刘自号坦坦翁。)
天台李守 南宋 · 许应龙
 押先韵
天台罹洚水,平陆几成渊。
经理阅再祀,民瘼犹未痊。
将令田里安,须得牧守贤。
畴咨能俾乂,佥曰蓬莱仙。
君侯宽且明,履节金石坚。
吏事素精敏,公心无党偏。
分符膺重寄,为政将奚先。
租赋盍蠲减,狱讼无淹延。
奸黠须禁戢,阨穷当悯怜。
庶销愁叹声,播作谣颂传。
使华闻有命,丹书下日边。
复使兹郡民,鼓舞戴二天。
政成彻丹扆,驿召归甘泉。
嗟予十载间,稠叠同班联。
学馆暨郎省,昕夕相周旋。
喜君驾朱轓,恨我违英躔。
同寅举饯觞,佳句联华笺。
枯肠强搜索,缀缉仅成篇。
书怀庚午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乱山如梦赴荒埼,略与人性分宜
杂植园花无党政,细吟松籁有声诗。
欢悰更比龟毛少,俊语深妨麈尾知。
皂荚一囊谁料理,故书堆里鬓成丝。
论春秋变周之文(何休解)105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九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三家之传,迂诞奇怪之说,《公羊》为多,而何休又从而附成之。
后之言《春秋》者,黜周王鲁之学与夫谶纬之书者,皆祖《公羊》。
《公羊》无明文,何休因其近似而附成之。
愚以为何休,《公羊》之罪人也。
凡所谓《春秋》变周之文从商之质者,皆出于何氏,愚未尝观焉。
滕侯、薛侯来朝。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何休曰:质家亲亲。
故先滕侯而加录齐侯之母弟。
且夫亲亲者,周道也。
先宗盟而后异姓者,周制也。
郑忽出奔卫。
《公羊传》曰:「忽何以名?
春秋伯、子、男一也。
词无所贬」。
何休曰:「商爵三等,春秋变周五等之爵而从焉。
《记》曰:「诸侯失地名」。
而文十二年郕伯来奔,《公羊》亦曰:「何以不名兄弟?
词也」。
出奔,其为失国,岂不甚明,而《春秋》独无贬焉。
虽然,《公羊》何为而为此说也?
《春秋》未踰年之君皆称子,而独不然,此《公羊》之所以为此说也。
且《春秋》之书,夫岂一槩。
卫宣未葬,而嗣子称侯以出会,书曰「及宋公卫侯燕人战」。
郑忽外之无援,内之无党,一夫作难,奔走无告,人贱之,故赴以名,书曰「郑出奔卫」。
卫侯未踰年之君也,郑忽亦未踰年之君也,因其自侯而侯之,因其自名而名之,皆所以变常而示讥也。
且夫以例而求《春秋》者,乃愚儒之事也。
孔子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又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由此观之,夫子皆有取于三代,而周居多焉。
况乎采周公之集以作《春秋》,而曰变周之文者,吾不信也。
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109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二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九、《吴都文粹》续集卷三八、《三续古文奇赏》卷二四、《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神宗英文武圣孝皇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
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未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
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
不思而对曰:「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
帝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
公曰:「君子无党
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也。
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不治」。
帝太息曰:「天下名言也」。
遂以右正言知制诰谏院开封府,拜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且大用矣。
而公性疏达不疑,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帝知其诚尽,事无钜细,人无亲疏,辄以问公。
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
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
帝虽不疑,然亦出公于外。
翰林侍读学士郓州,移定与青,留守南都,徙齐、邓二州,用公之意盖未衰也。
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
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
徙蔡,未行,改安州
既罢,入朝,未对。
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复贬筠州
士大夫为公危慄,或以为且有后命。
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乃上书自明,帝览之,释然,即以为湖州
方且复用,而帝升遐。
公读遗诏,僵仆顿绝。
久之乃苏,曰:「已矣,吾无所自尽矣」。
今上即位,徙公为苏、扬二州,除公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郓州,徙真定河东
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将。
宦官为走马者,诬公病不任职,诏徙许州
御史论公守边奇伟之状,且言其不病,诏复留河东,而公已老,盖年七十有一矣。
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薨。
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也。
方平历事三宗,逮与天圣景祐间贤公卿游。
公虽为晚进,而开济之资,迈往之气,盖有前人风度。
以先帝神武英断,知公如此,而终不大用。
每进,小人辄谗之。
公尝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
即墨何罪,毁言日闻」。
天下闻而悲之。
呜呼,命也夫。
公讳甫,字元发
其后避高鲁王讳,以字为名,而字达道
东阳人也。
滕氏出周文公之子错,封于滕,所谓滕叔绣者。
十一代琮为唐国子司业,令琮生太常博士翼,翼生赠户部侍郎伉,伉生赠礼部侍郎盖,盖生户部侍郎右仆射珦,珦生太中大夫睦州刺史迈,迈生越州观察推官𦂿,𦂿生祠部郎中文规文规生公之曾祖讳仁俊,为温州永嘉
祖讳鉴,不仕。
皇考讳高,赠中大夫
曾祖母、祖母皆范氏,继祖母陈氏。
皇妣王氏,追封太原郡君生公之夕,梦虎行月中而堕其室。
九岁能赋,敏捷过人。
范希文,皇考舅也,见公而奇之,教以为文。
希文苏州,而安定胡先生瑗居于苏,公往从之,门人以千数,第其文,公常为首。
尝举进士,试于庭。
宋子京奇其文,擢为第三人,而以声韵不中法,罢之。
其后八年,复中第第三,授大理评事
通判湖州
孙元规钱塘,一见公曰:「名臣也,后当为贤将」。
授以治剧守边之要。
召试学士院,充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除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判户部勾院
公在馆阁,未尝就第见执政,故宰相不悦,不迁者十年。
既遇知神宗,为谏官,知无不言。
御史中丞王陶宰相押班为跋扈,上以问公。
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为欺天陷人矣」。
开封府
三狱皆满,公视事之日,理出数百人,决遣殆尽,京师翕然称之。
御史中丞
中书密院议边事,多不合。
赵明与西人战,中书赏功,而密院降约束;
郭逵修堡,枢密院方诘之,而中书已下褒诏矣。
公言:「战守大事也,安危所寄,今中书欲战,密院欲守,何以令天下!
愿敕大臣,凡战守除帅,议同而后下」。
上善之。
谏官言宰相不当以其子判鼓院
上曰:「绘不习朝廷事,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公曰:「人有诉宰相者,使其子传达之可乎?
且天下见宰相子在是,岂敢复诉事」?
上悟,为罢之。
种谔擅筑绥州,且与薛向发诸路兵,环、庆保安皆出剽掠,西人复诱杀将官杨定
公上疏,极言亮祚已纳欸,不当失信,边隙一开,兵连民疲,必为内忧。
京师郡国地震,公三上疏指陈致灾之由。
大臣不悦,出公秦州
上面谓曰:「秦州非朕意也」。
留不遣。
诏馆伴契丹使。
前此馆伴非其人,使者议神塔子事,往复纷然。
是岁,契丹萧林牙、杨兴公来聘,朝廷忧之。
公见兴公,开怀与语,问其家世父祖事,委曲详尽。
兴公惊且喜,不复论去岁事。
将去,与公马上泣别。
林牙兴公曰:「君与滕公善,岂将留此乎」?
上闻之大喜。
因公奏事殿中,叹曰:「朕欲擢卿执政
卿逾月不对,而大臣力荐用唐介矣」。
公曰:「臣恨未有死所报陛下知遇,岂爱官职者」。
唐淑问、孙觉言公短,上不信,悉以其言示公,所以慰劳公者甚厚。
公顿首曰:「陛下无所疑,臣无所愧足矣」。
河朔地大震,涌沙出水,坏城池庐舍,命公为安抚使
官吏皆幄寝,居民恐惧,弃家而茇舍。
公独卧屋下,曰:「民恃吾以生,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民始归,安其室。
乃命葬死者,食饥者,除田税,察惰吏,修堤防,缮甲兵,督盗贼,河朔遂安
使还,大臣将除公并州,上复留公开封府
民有王颍者,为邻妇隐其金,阅数尹不能辨,愤闷至病伛,杖而诉于公。
公呼邻妇,一问得其情,取金还
奋身仰谢,失伛所在,投杖而出,一府大骇。
翰林学士
夏国主秉常被篡,公言:「继迁死时,李氏几不立矣,当时大臣不能分建诸豪,乃以全地王之,至今为患。
今秉常失位,诸将争权,天以此遗陛下。
若再失此时,悔将无及。
请择一贤将,假以重权,使经营分裂之,可不劳而,百年之计也」。
上奇其策,然不果用。
欲以公为三司使,力辞,已而除公瀛洲安抚使
公入,顿首曰:「臣知事陛下而已,不能事党人,愿陛下少回昔日之眷,无使臣为党人所快,则天下皆知事君为得,而事党人为无益矣」。
上为改容。
公以皇考讳,辞高阳关,乃除郓州
治盗有方,不独用威猛,时有所纵舍,盗为屏息。
定州,许入觐,力言新法之害。
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
今为郡守,亲见其害民者」。
具道所以然之状。
定州,以上巳宴郊外,有报契丹入寇,边民来逃者,将吏大骇,请起治兵。
公笑曰:「非尔所知也」。
益置酒作乐。
遣人谕逃者曰:「吾在此,虏不敢动」。
使各归业。
日问之,果妄。
诸将以是服公。
韩忠彦使契丹杨兴公迎劳,问公所在,且曰:「滕公可谓开口见心矣」。
忠彦归奏,上喜,进公礼部侍郎,使再任。
诏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
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
公去国既久,而心在王室,著书五篇,一曰尊主势,二曰本圣心,三曰校人品,四曰破朋党,五曰赞治道,上之。
其略曰:「陛下圣神文武,自足以斡运六合,譬之青天白日,不必点缀,自然清明」。
识者韪其言。
天下大旱,诏求直言。
公上疏曰:「新法害民者,陛下既知之矣,但下一手诏,应熙宁二年以来所行新法,有不便者悉罢,则民气和而天意解矣」。
富彦国之守青州也,尝置教阅马步军九指挥彦国既去,军稍缺不补。
公至青,复完之,至溢额数千。
其后朝廷屡发诸路兵,或丧失不还,惟青州兵至今为盛。
其谪守池、安,皆以静治闻,饮酒赋诗,未尝有迁谪意。
侍郎韩丕,旅殡于安五十年矣;
学士郑獬安人也,既没十年,贫不克葬。
公皆葬之。
著作佐郎木炎居丧以毁卒,公既助其葬,又为买田赒之。
敕使谢諲市物于安,因缘为奸,民被其毒,公密疏奸状,上为罢黜諲。
安定先生之亡,公常割俸以赒其子,及为湖州,祭其墓,哭之恸,东南之士归心焉。
自扬徙郓,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为备。
郓有剧贼数人,公悉知其所舍,遣吏掩捕皆获,吏民不知所出。
郡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公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
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
学者作《新田诗》以美之。
淮南京东皆大饥,公独有所乞米为备,召城中富民与约曰:「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矣。
吾得城外废营地,欲为席屋以待之」。
民曰:「诺」。
为屋二千五百间,一夕而成。
流民至,以次授地,井灶器用皆具。
以兵法部勒,少者炊,壮者樵,妇女,老者休,民至如归。
上遣工部郎中王古按视之,庐舍道巷,引绳棋布,肃然如营阵。
大惊,图上其事,有诏褒美。
盖活五万人云。
真定,乞以便宜除盗,许之。
然讫公之去,无一人死法外者。
大熟,积饥之民,方赖以生,而有司争籴,谷贵,公奏边廪有馀,请罢籴二年,从之。
徙知太原府
河东兵劳民贫,而土豪将吏皆利于有警,故喜作边事,民不堪命。
公始至,蕃族来贺,令曰:「谨斥候,无开边隙,有寇而失备,与无寇而生事者,皆斩」。
军司马沿边安抚以下,皆勒以军法。
西人猎境上,河外请益兵。
公曰:「寇来则死之,吾不出一兵也」。
河东十二将,其四以备北,其八以备西,八将更休,为上下番。
是岁八月,边郡称有警,请八将皆上,谓之防秋。
公曰:「贼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也。
若其不来,四将足矣」。
卒遣更休。
而将吏惧甚,扣閤争之。
公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颈可断,兵不可出」。
卒无寇,省刍粟十五万。
河东之所患者,盐与和籴也。
公稍更其法,著税额,而通盐商,配率粮草视物力高下,而不以占田多少为差,民以为便。
阳曲县旧治城西,汾决,徙城中,县废为荒田。
公奏还之,使县治堤防如黄河,民复成市。
诸将驻列城者,长吏或不欲,捃诬以事,有至死者。
公奏立法,将有罪,徙他郡讯验。
诸将闻之,喜曰:「公保吾生,当报以死」。
西夏请复故地,诏赐以四寨,而葭芦隶河东
公曰:「取城易,弃城难。
昔弃啰凡,西人袭我不备,丧金帛不赀,且为夷狄笑」。
乃命部将訾虎、萧士元以兵护迁,号令严整,寇不能近,无一瓦之失。
将赐寨,公请先画界而后弃,不从。
西人已得地,则请凡画界以绥德城为法,从之。
公曰:「若法绥德,以二十里为界,则吴堡去葭芦百二十里,为失百里矣。
兵家以进退尺寸为强弱,今一举而失百里,不可」。
力争之。
已而谍者得西人之谋曰:「吾将出劲兵于义、吴二寨之间,劫汉使不得出兵,则二寨亦弃矣」。
公遂复前议,章九上,至数万言。
议者谓近世名将无及公者。
公为文与诗,英发妙丽,每出一篇,学者争诵之。
笃于行义,事父母,抚诸弟,以孝友闻。
临大事,决大义,毅然不计死生。
至于己私,则小心庄栗,惟恐有过。
其事上及与人交,驭将吏,待妻子奴婢,一以至诚。
仕自大理评事右光禄大夫,职至龙图阁学士,勋至上柱国,爵至南阳郡开国侯食邑至一千六百户,实封至八百户,赠银青光禄大夫
有文集二十卷。
娶李氏,唐御史大夫栖筠之后,晋卿之女,累封建安郡君,先公卒,赠永宁
子三人,祐、祁皆承奉郎尚幼。
女五人,长适朝请郎楚州何洵直,次适宣德郎秘书省正字王炳,早卒,次适宣德郎太学博士王涣之,次复适王炳,季适方平之子朝散郎南京通判恕。
孙男六人。
将以元祐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癸酉,葬于苏州长洲县彭华乡阳山之栗坞。
铭曰:
天之降材,千夫一人。
人之逢时,千载一君。
生之既难,得之岂易。
而彼谗人,曾不少置。
昔在帝尧,甚畏巧言。
谗说震惊,虽亦然。
伟哉滕公廊庙之具
帝欲用公,将起辄仆。
赖帝之,虽仆复兴。
小试于边,戎狄是膺。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老成云亡,吾谁与处。
有训,无竞维人。
公之治边,折冲精神。
猛虎在山,藜藿茂遂。
及其既亡,樵牧所易。
公官三品,以寿考终。
我铭之悲,夫岂为公。
和怨诗楚调 明 · 金时习
 押先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八
寒暑自相代,日月跳丸然。
迁延已云老,馀生复几年。
更希贤圣心,至理无党偏。
我有数间屋,亦有三亩田。
所安在无事,不计喧市廛。
寻常吃茶饭,饱来凭床眠。
动玩万化变,静看四序迁。
幽禽啼舍北,好山排窗前。
渺渺江浸沙,历历树含烟。
观物庶穷理,可以追前贤。